《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一)(二)(三)(四)

英文名称

Situation and Policies (Ⅰ) (Ⅱ) (Ⅲ) (Ⅳ)

课程编号

0301112205030112220503011322050301142205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授课学期

第一三、四学期

适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开课院部

ok138cn太阳集团

课程负责人

于欣

课程团队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教师

先修课程

形势与政策(一)

形势与政策(二)形势与政策(一),思想道德与法治

形势与政策(三)形势与政策(一)、(二),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形势与政策(四)形势与政策(一)、(二)、(三),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后续课程

形势与政策(一)形势与政策(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形势与政策(三)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

形势与政策(:无

总学时/学分

32/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0

执笔人

于欣

系(教研室)审定人

于欣

学院审核人

华敏


二、课程概述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该课主要以当前国内外重大的热点问题为契机,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国内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尤其要对大学生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的教育和宣传,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一)课程目标

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即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发展及本质特征等基础知识。具体主要包括了解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动态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了解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原则立场。

目标2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学生能够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能够认清形势和任务,掌握时代的脉搏,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决心

目标3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学生能够不断增强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形成观察社会形势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处理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权重值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四、教学内容及实施建议

任课教师在每学期的四次课堂面授中,应以以下四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优学院教学资源为主,也可以结合国内外时政热点自行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序号

教学单元/项目/任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学时

实施建议

考核内容及方式

支撑课程目标

1

1单元 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

知识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情感目标: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激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决心

能力目标:不断增强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能够运用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正确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

基础教学内容:1.新时代10年伟大斗争的成功实践与经验启示;2.“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拓展内容:自学优学院相关教学资源并进行课堂发言。

2

本单元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互动、线下教学与线上资源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教学手段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合堂教学。

结合课堂讲授的第1、2单元专题内容,在优学院“作业”栏目下完成并提交字数不少于600字的心得体会一篇,题目自拟。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2

2单元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专题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深入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情感目标:不断坚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决心

能力目标:不断增强针对复杂社会经济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应对能力;能够运用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正确分析现实生活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

基础教学内容:1.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2.三年伟大抗疫斗争的历史成就及其伟大贡献;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4.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5.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扩展内容:自学优学院相关教学资源并进行课堂发言。

2

本单元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互动、线下教学与线上资源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教学手段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合堂教学。

结合课堂讲授的第1、2单元专题内容,在优学院“作业”栏目下完成并提交字数不少于600字的心得体会一篇,题目自拟。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3

3单元 港澳台形势与政策专题

知识目标:全面认识“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正确理解和积极拥护党中央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战略和关键举措。

情感目标: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激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心与决心

能力目标:不断增强正确分析港澳台形势和理解相应国家政策的能力。

基础教学内容:1.近年来“一国两制”取得的实践新成果;2.祖国完全统一的前景和当前形势;3.大学生如何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贡献

扩展内容:自学优学院相关教学资源并进行课堂发言。

2

本单元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互动、线下教学与线上资源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教学手段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合堂教学。

结合课堂讲授的第34单元专题内容,在优学院“作业”栏目下完成并提交字数不少于600字的心得体会一篇,题目自拟。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4

4单元 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当今世界进入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的具体体现和基本特征,深刻把握世界格局演变的大趋势。

情感目标:在当今世界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能力目标:不断增强正确国际形势和理解相应国家政策的能力,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能够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

基础教学内容:1.俄乌冲突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影响; 2.美西方“逆全球化”“去中国化”背后的冷战思维及危害;3.中国关于推动构建美好世界的核心主张和战略举措。

扩展内容:自学优学院相关教学资源并进行课堂发言。

2

本单元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互动、线下教学与线上资源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教学手段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合堂教学。

结合课堂讲授的第34单元专题内容,在优学院“作业”栏目下完成并提交字数不少于600字的心得体会一篇,题目自拟。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五、课程考核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课程

目标

毕业

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心得体会一

心得体会二

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课程目标达成度

50%

50%

观测点

总分值

平均分

观测点

总分值

平均分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1. 课程分目标达成度=(心得体会一平均分*百分比+心得体会二平均分*百分比)/(心得体会一成绩总分值*百分比+心得体会二成绩总分值*百分比);
  2. 课程目标总达成度=∑(各分课程目标达成度)/课程目标数。

 

本课程总成绩评定

 

学生两篇心得体会成绩均需45分,总成绩60分,认定学生本门课程为及格;任何一篇心得体会成绩低于45分,总成绩无论多少均视为不及格。不及格者需跟随下一学年的相应课程进行重修。重修本课程的学生需完成本课程要求的所有考核。

教学环节评分标准:

每学期的两篇心得体会均由任课教师以百分制打分,评分标准具体如下:

1)90分以上(此分数段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班级人数的20%):观点正确,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内容比较详实,分析比较深刻,能够较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2)60-89分:观点基本正确,论述一般,结构比较完整,能理论联系实际。

3)59分以下:主要政治观点错误;逻辑混乱,论述空泛,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剽窃抄袭;字数不符合要求;没有结合该学期课堂讲授内容展开。

4. 考核项目与评分方式

 

考核项目

评分方式

心得体会一(50%

在优学院“作业”栏目下完成并提交字数不少于600字的心得体会一篇,题目自拟,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心得体会二(50%

在优学院“作业”栏目下完成并提交字数不少于600字的心得体会一篇,题目自拟,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六、课程教学资源

参考教材:人民日报出版社的新版《形势与政策》(山东高校专版

参考资料:教育部最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

学习网站:

优学院网站,形势与政策课程,https://www.ulearning.cn

智慧树网站,形势与政策课程,https://www.zhihuishu.com

中国大学mooc网站,形势与政策课程,https://www.icourse163.org

形势与政策网站,http://www.xingshizhengce.com/sskt/

超星学习通网站,http://cxcs.mooc.chaoxing.com/